“烤”验来袭!三伏天控制猪群热应激
“烤”验来袭
2025年7月22日,是中国农历的“大暑”。央视发布了近年来各节气全国平稳气温分布图,估计今年从夏至到立秋,我国大部分地区有两个月的高温天气。同时,天气预报也反复播发高温信息,提示人们注意防暑降温。

(图源来自:央视)
应激是万病之源
热应激是指当环境温度持续超过人和动物的“舒适区上限”时,机体自身热调节机制失效,无法有效散热反而开始吸收环境热量,导致核心体温异常升高的生理失衡状态。人可表现为中暑、热射病等症状,动物出现各种临床表现,并显著影响生产性能。
现代饲养模式下,猪的体温调节能力其实很差,很大程度上依赖人为环境控制。不同生长阶段猪群对温湿度的需求差异显著(见表1)。一旦环境温度突破其“临界高温阈值”,热应激便悄然发生,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。

热应激的具体表现
1、生长性能“急刹车”

2、繁殖性能“亮红灯”
- 母猪:高温导致内分泌紊乱,卵母细胞发育受阻,发情延迟或不发情,受孕率降低;妊娠早期胚胎死亡率升高,妊娠后期易流产;产程延长且死胎数增加;产后泌乳量不足,直接影响仔猪健康。
- 公猪:精液品质下降(精子存活时间缩短、采精量减少),损伤可持续3~7周,严重时影响长达3个月,甚至导致种用价值丧失。
3、免疫防线“被击穿”
- 引发机体氧化应激,导致肠道屏障受损,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率下降,肠道炎症与内毒素风险增加。
- 呼吸频率加快会引发呼吸性碱中毒,能量消耗激增,免疫力降低,猪群对非洲猪瘟、蓝耳病等疾病的易感性显著上升。
4、热应激的临床表现
热应激最主要的表现是食欲下降,其次是便秘。严重时,猪会出现呼吸急促、喘息等表现。
“三位一体”热应激防御体系
1、环境控温:打造猪群的“清凉港湾”
- 阻隔外热:猪舍顶部铺设阻燃泡沫隔热层/加装吊顶;舍外搭建遮阳网/凉棚,阻断太阳直射热辐射。
- 主动降温:合理使用滴水降温、喷雾/喷淋等方式(需注意湿度控制);或选择水帘、温控风机(冷风机)、空调等降温设施。
2、精细管理:于细微处见成效
- 优化饲喂:利用早晚凉爽时段集中饲喂,夜间可加喂1次,采用“少量多餐”模式。
- 降低密度:适当增加每头猪占地面积,减少群体产热和热积聚。
- 避开高温操作:疫苗免疫、转群、断尾等操作安排在清晨或傍晚进行。
- 保障清凉饮水:供应充足、清洁、低温饮水(理想水温10~15℃),增加饮水点,确保随时可饮。
3、精准营养:抗应激的“核心弹药”
- 优化配方:提高日粮能量/营养浓度,适当降低粗蛋白水平(减少热增耗),保证必需氨基酸供给;添加0.5%~1%优质油脂,提高净能,但要注意防止酸败。
- 补充关键营养素
中农华威:专业方案,助力精准抗应激
面对夏季热应激的复杂挑战,中农华威推出抗应激营养强化解决方案,无缝衔接营养调节策略,直达防控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- 金维素(畜禽用复合预混合饲料):富含全面维生素与电解质,快速调节机体渗透压,缓解氧化应激,增强猪群抗热能力。
- 优维舒/朗维高(氨基酸多种维生素预混合饲料):复合氨基酸+能量因子科学组合,弥补采食量下降导致的营养缺口,促进代谢稳定,减少生长与繁殖性能损失。

这三款产品可通过饲料或饮水添加,与上述防控措施协同作用,为猪群构建“内外结合” 的热应激防护网。

